填报高考志愿时, 由于渴望远方, 所以自己选择的最远学校是昆明的,最近的也是在武汉。 母亲不舍得我远行,于是很智慧地请单位刚分来的学霸大学生辅导我报考学校, 大学生叔叔帮我分析各类选择范围内的学校后, 建议我报考辽宁大学; 母亲在北京接触了到那些非常洋气的翻译, 非常希望我也学习外语, 似乎未来的工作很适合女孩子, 于是我最终填报的第二批次第一志愿是辽宁大学外语系。
能到辽大来读书还是有点 “命运安排”的味道, 参加高考时, 平时认真的我居然就没有看见政治的最后一张试卷(好像分值是15分), 结果就没有被班主任老师心仪的师范类提前录取学校录走,幸运地被辽大录取了。
初到辽大, 觉得蕙星楼高大上, 哲经楼古朴, 校园美丽;我们的十舍有点不同: 一半安排的是男生,一半是女生( 被我现在的学生羡慕);我们寝室里八个姐妹来自辽宁不同地方, 口音不一样, 第一天睡觉时有人还喊 “妈妈”;我居然还用增白皂洗一条黑裤子。我们90 英语二班有25个学生, 男生8个,女生7个, 沈阳走读的8个, 入学时的班长是唐冰然和刘红, 我入学时的班主任是戴锡明老师, 他一直带了我们四年。
回想在辽大度过的四年, 总是有隔世的感觉,那么多难忘的人和事。 我自己从入学时青涩的小女孩慢慢成长, 学业上有进步, 曾经获过 “一等奖学金”, 也在班级和外语系的各类活动中锻炼自己, 当选过副班长和外语系学生会的某个部部长, 毕业时是 “辽宁省后备青年干部”。这四年里除了收获, 也有很多挫折很失败: 刚入学时完全不适应英语授课, 每天噩梦醒来, 梦中似乎也在说外语, 临近各类考试前的焦虑, 组织班级活动的没经验, 与同学相处的低情商。幸运的是, 在这里遇见很好的老师们: 大一时精读老师李瑶, 美国口语老师常城, 泛读与速读老师马云凤, 大二时的精读老师廉运杰, 大三时的精读老师马越, 外刊外台老师胡泊, 英美文学老师胡斌, 翻译理论老师曹立华,大四时的精读老师陈峰, 还有团支部书记王铁军老师等等;还在这里遇见可爱的同学们, 我们一起学习四年,有嬉笑打闹, 有互相鼓励和加油, 我左边的同桌是葛新,右边的同桌是小梅, 后面的同学是小侯(还揪过我辫子)...记忆中,我们班级参加外语系的歌唱比赛, 我们参赛曲目是《长江之歌》, 平时练习时大家打打闹闹, 让我头疼, 结果比赛时, 大家及其认真,尤其那几个平时淘气的男生, 把音量放到最大, 我们结果就获奖了, 只是后来有同学打听我们歌曲的名字, 据说没听出来 ( 我这个领唱似乎也被带走音了)。还有朝夕相处的室友, 我们共同分享太多的故事:杨静, 张朝阳, 刘春红, 刘晓, 程瑜, 聂俭莉, 耿小梅, 还有个老九贾红岩, 所以当94年大学毕业回到家里,听见老狼的<睡在我上铺的兄弟>, 想到我们似乎从此各奔东西, 很难再见,不禁泪流满面!!!
辽大是我梦想启航的地方, 老师们给我知识和为人出事的道理, 同学们是我坚强的后盾。毕业后来到东北大学云开真人kaiyun工作, 也当了一名英语老师,工作上一直兢兢业业,想为母校争光,在东北大学获得了一些荣誉, 多次获东北大学“三八”红旗手称号,东北大学“优秀共产党员”称号, 和东北大学 “江河奖”;两次参加在美国举办的世界语言大会ACTFL; 通过美国大学理事会考试后,被国家汉办公派到美国Boston和Jacksonville两所学校工作两年; 后来被东北大学资助到英国伯明翰大学访学。
2014年,我们90英二班的同学终于在分别20年后,在蕙星楼前约见,重逢的瞬间,我们努力去辨认每张似曾相识的面孔,感慨岁月无情后是相拥的喜悦和激动。辽宁大学,我们梦想开始的地方,从此烙下“辽大人”的印记,我们都想为它增添荣耀,无论现在的我们是平凡的, 是伟大的,我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向母校致敬!!!
姓名:郭晓洋
年级:1990级
专业:英语(本科)